各位好。我是祖震,70后。檬知科技创始人,我在上海。人生经历了大半,颇有感悟。感谢这个时代的机会,有类似这样的平台,希望在此和各位有缘的朋友们交流关于做公司、做技术、做产品、做市场等方面的话题,以及一些经济类的话题,偶尔也会谈一些人生故事,随性而发,希望和大家交个朋友。
我是文科生,学国际经贸。九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。现在正经营一家科技公司。我发现,每个时代都是有机遇的。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有至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。但我们多数人,或者有想法但没办法,或者是缺乏勇气,从来就没有迈出第一步,真正能够改变的并不多。
我自己年轻的时候,就曾有过这样的机会。当时国内经济已经起步,人们的商务出行日益频繁。那时一般出差办事住宿,大部分是需要有介绍信的,住国营招待所。此时,高规格的酒店很少,许多都是涉外,为国际友人服务,普通人不太容易有机会入住。我当时就有创建连锁快捷酒店的想法,但也仅仅是想法。2002年交大的两位校友,沈南鹏和季琦创立了如家酒店集团,并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。这个过程当然没有这么简单。我想说,机会,想法人人都会有。但理解机会,认识机会,抓住机会,落实机会,这需要有智慧,勇气,以及机缘。
就此,展开今天的话题。当今社会,我们的机会在哪里。
首先,我个人的认知,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机会在中国。为什么?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中国人多,需求旺盛,二者,决定了未来的市场一定在中国。有人说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,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,在国家竞争力方面可能比中国更强。持这种观点的朋友,我想告诉他,印度的宗教文化,种姓制度不改变,永远成不了强国。印度当今的总理莫迪是吠舍,第三等级。印度教是厌世的,民众没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意愿。印度28个邦国,每个邦国的官方语言都不一样,人口虽多,但凝聚力不过如此。只有中国这样的人文环境,才是创业,发展的最好的土地。车同轨,书同文,感谢秦始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奠定了基础。关于美国和欧洲,中美博弈等等,今天暂不赘述,今后我还会专项分析,和大家交流讨论。
中国这块土地是未来的大机遇。是因为我们的文化、人口、环境所成就的。我在接下来的内容中,都会涉及引用这些基本面。毕竟,讨论创业、讨论经济发展、市场营销都离不开特定的人文和地理环境。人大的校训是“实事求是”。我作为“人大人”,认同这种文化归属感。
人的一生,成功路上,做官,做学问,做生意,这是必经之路。也许还有其他路径,但往往都和这三条是路径殊途同归。当然,出家也是路径,那是另外一种更高的境界,是超凡脱俗了。今天,我们先讨论世俗之见。我们很多人都想做官,因为权力,有些人想做学问,因为情怀。做生意是最平民化的路径。前者需要背景,天赋,机缘,而做生意,人人都可以。大众选项,童叟无欺。明道,顺势,强术。我们普通人知道走哪条路有可能成功,从而改变阶层迁越。
这些年,常常听到这些词,内卷,躺平,红海。疫情以来,许多人,许多公司都感到前所未有竞争压力。这当然有经济周期,中美博弈的大背景,大环境的原因。然而,这又是公平的,依然有许多公司活得很好。这些存活的公司,或有意或无意选对了赛道。试想,疫情中,做口罩或疫苗,做核酸检测的公司是何等风光。
要有眼光,要提前布局。尽可能地避免同维度竞争,要跳到高维度打低维度。如何做到提前布局,获得正确的信息,进入圈子很重要。只有这样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。
我想,下一个风口,不限于,但必然包括人工智能AI,这是未来的趋势。我们已经看到了,并且身边已经发生了机器替代人的故事。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音输入。十多年,二十年前,电脑文字输入法很多,最终五笔、全拼脱颖而出。2016年前后,手机输入已出现语音识别软件,尽管还不尽如人意,但已经开始。这如同当年的柯达和诺基亚。产品做得非常好,但在转眼间就被更高维度的产品干掉。柯达死于数码,诺基亚选错赛班。而同时期,苹果公司能够保持常青,是因为IOS的布局。当年的乔布斯看到了3G、以及即将到来的4G时代,更重要的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,人手一个显示屏的时代。而苹果自己的IOS操作系统,令苹果的产品最早实现生态中自由切换,是最早一批支持隔空传输,应用商店(app),跨硬件操作的公司。在科技公司的竞争中,先发优势,不仅是领先,更是生存的基础。先发,不是可选项,而是必选项。
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竞争的先发优势。而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。如果互联网链接人际关系,那么物联网是真正的万物互联。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,是人工智能的物质基础。很幸运,我们中国这块土地,是当今物联网发展最好的地方。
下一期,我们接着聊中国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和不足,以及物联网,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意义,敬请期待。
今天就聊到这里了,我是檬知科技的祖震,百战余生,不忘初心。期待你的参与讨论。
檬知科技,更安全,更高效,更智能。